磺达肝癸钠(Fondaparinux sodium,arixtra)作为新一代的抗凝药物,已经用于预防髋骨骨折、髋关节置换及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还能降低致命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生率。同时还可用于PTE-DVT的治疗。磺达肝癸钠在体内和抗凝血酶Ⅲ(ATⅢ)特异性结合,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性,防止血栓形成。血浆半衰期为13~21 h,每日注射1次。一般不需要进行常规监测,而且很少引起血小板减少症。
在Matisse研究中,研究者对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和静脉输注普通肝素进行了比较作为肺栓塞初始治疗,对肺栓塞患者随机接受一天一次注射的磺达肝癸钠和剂量调节的持续静脉注射普通肝素,治疗后30天时,磺达肝癸钠组血栓复发的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组,而大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别。从安全性和有效性考虑,两组相似。
在Artemis研究中,应用皮下注射固定剂量的磺达肝癸钠与安慰剂进行比较预防老年急性内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效果,结果发现,以预防后的30天为终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在磺达肝癸钠与安慰剂分别为10.5%和5.6%,病死率在磺达肝癸钠与安慰剂分别为3.3%和6.0%,而两组大出血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别,提示皮下注射固定剂量的磺达肝癸钠能够有效地预防老年急性内科患者无症状性和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
在OASIS5研究中,对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塞(NSTEMI)患者随机接受磺达肝癸钠和依诺肝素治疗。30天时,磺达肝癸钠组病死率显著低于依诺肝素组。180天时,复合终点指标(病死率、栓塞事件、再发缺血等)显示,磺达肝癸钠优于依诺肝素。因此是一种风险效益比好的药物。
综合当前的临床研究证据表明,磺达肝癸钠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均有效,出血并发症少,是一种全面安全有效的药物。
抗凝药物治疗是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基础治疗手段,传统的抗凝药物如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UFH/LMWH)和华法林的应用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出血问题、监测问题、应用的方便性问题始终是临床医生所关注的焦点。一种理想的抗凝药物应该是应用方便(比如口服制剂)、无需监测及进行剂量调节、不受食物及代谢机制影响、起效快、具有很好的生物利用度,临床效果显著,耐受性良好。磺达肝癸钠作为一种新型抗凝药物,皮下注射、无需监测、应用方便,并发症少,为新型抗凝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因此在加强对现有抗凝药物认识的基础上,人们也期待更加安全、方便、有效的新型抗凝药物的问世。随着抗凝治疗药物和技术的不断进展,临床抗凝治疗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 翟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