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TCT2017 | CTO患者PCI后未再通者的10年临床结局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7/11/9 10:10:24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慢性完全闭塞(CTO)可导致缺血、心肌冬眠及疤痕进而导致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

    慢性完全闭塞(CTO)可导致缺血、心肌冬眠及疤痕进而导致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美国-丹佛当地时间2017年10月31日,TCT学术年会“CHIP Chronic Total Occlusion Techniques”专场,意大利IRCCS San Raffaele医院的Luca Baldetti研究者汇报的一项研究评估了CTO再通对不同收缩功能障碍患者长期心脏结局及心律失常所致死亡终点的影响(摘要号:TCT 20)。

    研究者Luca Baldetti等从1998~2008年912例因心绞痛/缺血证据行冠状动脉造影(CA)的患者中共计入选802例至少存在一处CTO的拟行血运重建的患者,其中射血分数≥40%者及射血分数<40%者分别为802例和110例。射血分数≥40%者中,CTO再通者及未再通者分别为531例和271例;与再通者相比,未再通者年龄较大[(64.0±10.1)岁 vs.(61.0±10.1)岁,P<0.01],更多伴有复杂冠状动脉疾病(CAD)(12.9% vs. 7.7%,P=0.02)、三支血管CAD(44.7% vs. 36.4%,P=0.02)和锥状CTO(48.7% vs. 27.3%,P<0.01),更少伴有单支血管病变(18.0% vs. 24.8%,P=0.03)。射血分数<40%者中,CTO再通者及未再通者分别为54例和56例;与再通者相比,未再通者更多伴有锥状CTO(48.2% vs. 29.6%,P=0.04),较少伴有单支血管病变(3.6% vs. 15.1%,P=0.04),更少累及左前降支(LAD)(16.1% vs. 48.1%,P<0.01)。

    中位随访9.8年(IQR:5.9~12.1年)发现,射血分数≥40%者中CTO再通及未再通者分别发生心脏性死亡(因心力衰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律失常所致死亡)37例(7.0%)和34例(12.5%)、猝死10例(2.1%)和11例(5.5%);与CTO未再通者相比,CTO再通者发生心脏性死亡及猝死的风险均显著降低[RR=0.50(95%CI:0.32~0.80)和0.41(95%CI:0.17~0.96)]。射血分数<40%者中CTO再通及未再通者分别发生心脏性死亡8例(14.8%)和24例(42.8%)、猝死4例(7.4%)和10例(17.9%);与CTO未再通者相比,CTO再通者发生心脏性死亡及猝死的风险均显著降低[RR=0.26(95%CI:0.12~0.59)和0.28(95%CI:0.09~0.90)]。因此,无论射血分数怎样,与CTO未再通者相比,CTO再通者的心脏性死亡率及心律失常性死亡率均较低,尤以在射血分数较低者中更显著。

    上述长期随访结果提示,CTO再通可降低心脏性及心律失常性死亡的发生率,尤其是在CTO未再通可显著增加后续心脏性尤其是心律失常性死亡风险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严重降低患者中。

    摘要题目:Ten-year clin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Chronic Total Occlusions not revascularized b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ccording to left ventricle systolic function.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任琳琳



CTO患者PCI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