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循环首页>会议专题>会议评论
  • [OCC2010]提高对应激性心肌病的认识水平

    应激性心肌病是由日本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报道,因为这些患者心脏收缩期左室腔所表现的征象与日本常用的一种颈窄基底宽捕鱼罐类似(图1和图2),故早期被命名为“Tako...

    作者:赵世华 发布于:2010-06-10

  • [OCC2010]德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治处理现状

    由于有较完善的社会保险系统做保障,当今德国拥有世界上密集的和先进的院前急救网络系统,效率甚高,在接到呼救后,城市内救护车平均在7~10分钟内到达出事地点,而且广泛应...

    作者:余江涛裴晓阳侯磊 发布于:2010-06-10

  • [OCC2010]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年终盘点

    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约占全部冠脉造影的1/3,但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者少于8%,仅占全部PCI病例的15%~30%。CTO病变行PCI的意义在于成功PCI可缓解患者心绞...

    作者:韩雅玲 发布于:2010-06-10

  • [OCC2010]心力衰竭生化标志物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近十年来,心力衰竭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治疗策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论坛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及基础、科研等其他领域的...

    作者:周京敏 发布于:2010-06-09

  • [OCC2010]“一视同仁”还是“因人而异”——冠心病介入论坛

    本论坛将结合国际最新前沿,围绕冠脉介入治疗当前热点问题如DES与药物的天平该向哪倾斜?最新研究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易损斑块如何识别等,与国内外专家共同探讨;并围绕介...

    作者:霍勇郑博 发布于:2010-06-09

  • [OCC2010]2010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简介

    今年3月,我国《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指南)正式颁布。该指南汲取心力衰竭(简称心衰)领域的新进展,为各级医院临床医师的实践提供了指导性文件。

    作者:黄峻 发布于:2010-06-09

  • [OCC2010]吸烟与血栓性疾病:探索与思考

    传统心脏病防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心脏病发作后的救治工作上,而我们要打破传统,在严重心脏事件发生前检出高危病变和人群,进行有效的预防性治疗,以减少或预防严重临床事件...

    作者:吴宗贵 发布于:2010-06-09

  • [OCC2010]促血管新生治疗的经验与教训

    人类第1例血管新生基因治疗的试验报道距今已有15年。尽管有充分的临床前研究表明转基因的生物活性,一些早期临床试验也已证实基因治疗安全、可行及有效,但尚无随机对照临...

    作者:吴平生 发布于:2010-06-09

  • [OCC2010]经导管瓣膜植入术和修复术的现状与进展

    近年来我国学者提出了“结构性心脏病”的新概念,随即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成立,一系列举措推动了我国结构性心脏病的发展。欲了解该学科取得了哪些进展...

    作者:秦永文|宗刚军 发布于:2010-06-09

  • [OCC2010]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和进展

    近年来我国学者提出了“结构性心脏病”的新概念,随即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成立,一系列举措推动了我国结构性心脏病的发展。欲了解该学科取得了哪些进展...

    作者:朱鲜阳 发布于:2010-06-09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