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许多研究报道了心跳骤停者中,女性较男性预后更好,然而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并不明确。既往院外的研究提示其原因为男性胸部较女性硬度更高,因此按压达到同样深度需要...
作者:国际循环网 发布于:2011-11-14
在整体缺血心脏的长时间心室颤动(LDVF)中,室颤频率(VFR)的跨壁不均匀降低以心脏停搏告终。高钾血症被认为是缺血中心脏兴奋性的主要调节者,然而细胞外钾离子的浓度在L...
背景:GRACE评分(GS)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危险分层的工具。GS包括年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既往心肌梗死,心率,收缩压,入院时ST段压低,以及住院期间血清肌酐...
背景:神经认知障碍作为低体温停循环的并发症已被充分认识。曾有报道称过久心脏停搏导致了神经元死亡以及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化,且只能被低体温部分缓解
引言:绝大多数支持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的证据都来自入选男性患者为主的研究中心。有些中心报告女性房颤射频消融效果不够理想,然而尚没有来自私立医疗机构的分性别资...
多数心血管事件是基础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临床表现。既往研究表明,以动脉造影或血管腔内超声(IVUS)检测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对未来临床事件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而逆转斑块...
作者:国际循环网 发布于:2011-11-01
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2.5~20 mg/d,平均16.9 mg)在日本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显著逆转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包括那些既往已接受其他降脂药物的患者。同时,其LDL-C大幅下...
目的:内皮源性肽内皮素-1主要通过激活平滑肌内皮素A(ETA)受体收缩冠状血管,并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阶段——内皮功能障碍。
作者:国际循环网 发布于:2011-10-26
背景:绝经后妇女CVD和糖尿病的发生率急剧升高。雌激素相关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作用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属于配体激活的核受体家族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活化的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叶酸受体β(FRβ)是巨噬细胞活化的一种标志物
专家视角丨高血压管理新篇:余静教授202..
心房颤动患者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磁共振..
ESC专访|郭豫涛教授解析mAFA扩展试验结..
波兰国家注册数据: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