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OCC2019丨健康从娃娃抓起,科技为生命接力——“中国心肺复苏周”正式启动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9/6/5 10:53:5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19年6月1日,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美国华裔心脏协会联合发起的“中国心肺复苏周”启动仪式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召开。“中国心肺复苏周”倡议心肺复苏(以下简称CPR)培训需全民普及,提议将每年6月1日-7日设为“中国心肺复苏周”,希望通过心肺复苏周的设立,培养民众急救意识,培训更多“第一目击人”,提高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改善我国心源性猝死现状。

  2019年6月1日,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美国华裔心脏协会联合发起的“中国心肺复苏周”启动仪式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召开。“中国心肺复苏周”倡议心肺复苏(以下简称CPR)培训需全民普及,提议将每年6月1日-7日设为“中国心肺复苏周”,希望通过心肺复苏周的设立,培养民众急救意识,培训更多“第一目击人”,提高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改善我国心源性猝死现状。启动仪式当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胡瑞荣副处长,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李宗浩会长,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以及美国华裔心脏协会的刘秀实会长、李剑明教授,出席并见证“中国心肺复苏周”的正式启动。
 
  多措并举,提高院前急救体系建设
 
 
  在致辞中,胡瑞荣副处长首先对以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为代表的行业学术组织,积极推动我国医学急救事业发展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心源性猝死患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CPR等急救技能的掌握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以下简称AED)的推广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保证患者的健康权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度重视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相关工作,一是完善法律法规,推动院前急救体系健康发展;二是建设航空医疗救治网络,打造海陆空“三位一体”院前急救体系;三是建设相关标准,开展医务人员急救培训,并增加急救设备公共场所投放率;四是加大科普力度,加强院前急救培训,展开多项培训项目,提高公众院前急救意识,培养CPR等自救技术。倡导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到我国急救事业中。他相信,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专家的积极支持下,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下,我国院前急救体系一定能更加完善,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做出更大贡献。
 
  CPR的全面普及将挽救更多不该过早终止的生命
 
 
  李宗浩会长指出,全球约有1/4的生命在不该终结时失去,及时有效的CPR将挽回更多的生命。90年代初,AED的出现为生命赋能,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急救存活率。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医学专家。急救工作者以及社会志愿者们为推广CPR做出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CPR普及度远远不够。李宗浩会长表示,接下来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将联合各方力量,增强医学救援科普培训力度,用2-3年“急行军”速度,提升我国心脏猝死抢救成功率,全力打造心脏事件生命链,本次“中国心肺复苏周”的启动便是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加大医学救援科普培训力度的重要体现。
 
  CPR技术普及使临床学科工作前移,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战略转移
 
 
  霍勇教授表示,CPR技术是实现自然救治向专业救治的重要衔接,是完善生命链的重要节点,全社会普及CPR技术将临床学科工作向社会和公众层面延伸,能够更好地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战略重点转移。
 
  中国心血管疾病每年死亡人数将近400万人,相当于每天有约1万人死亡,其中大部分心脏骤停发生在院外,及时有效的CPR技术能够挽救更多的患者。改善我国CPR救治现状需要从公众技能普及、专业领域推动、政府政策支持、社会资源推动四个层面进行发力。
 
  “‘中国心肺复苏周’倡议在六一儿童节期间开展有其重要意义。”霍教授解释,6月1日是儿童节,这个节日象征着希望和朝气,心肺复苏是个有希望、有朝气的事业,当前CPR工作处在起步阶段,像个弱小的儿童,需要多方资源的帮助,帮助它健康成长;此外,李宗浩会长、葛均波院士、霍勇教授、刘秀实会长以及李剑明教授希望通过将心肺复苏周设立在儿童节,传递心肺复苏等急救技术需要从儿童开始普及的重要理念。
 
  关于做好心肺复苏周,霍教授提出四点建议:1.相关学术组织加快制定相关标准,以更好地推动公众救治能力提升;2.心肺复苏工作应该与专业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建设工作更好地结合;3.推动各级政府、各个区域工作重视心肺复苏工作,将推动心肺复苏工作重心从专业下沉至公众;4.在心肺复苏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积极吸收整合优秀企业模式,从而更好地反哺心肺复苏工作的开展。
 
  创新实施“一拖七”科普计划,助力中国心肺复苏系统建设
 
 
  目前中国针对CPR技术普及做出诸多努力:政府发表政策支持鼓励院前急救开展、学术组织建立CPR.D团体标准、公共场所增加投放量、宣教活动层出不穷,但是收效甚微,不敢用、不会用成为我国CPR技术普及道路上难以越过的藩篱。为了使CPR技术更好地被普及运用,葛均波院士创新提出“一拖七”模式,倡议把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希望通过对儿童教导、传授CPR等院前急救技能,带动家庭中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亲戚朋友学习CPR等急救技术,形成良好的社会科普学习氛围,推动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率拐点早日到来,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早日实现。

  传授学生CPR技术,增加学校AED投放量
 
 
  数据显示,世界各国心脏骤停生存率有20倍的差别,其中美国全国平均水平为9.8%,是中国心脏骤停生存率的十倍。刘秀实会长和李剑明教授介绍,2000年美国克林顿总统便命令美国联邦楼中全面放置AED设备;2007年美国心脏协会提出在学校放置AED,2011年美国通过法律,明确要求中学生学会CPR,并将其作为中学毕业考核内容;目前,美国已有34个州立法,要求学校放置AED。李剑明教授指出,美国CPR技术在学生中的高度普及,以及AED设备在学校的高密度投放,大大改善美国心脏骤停救治现状,使其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占据世界前列。这为我国提升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刘秀实会长与李剑明教授通过加强学校CPR技术普及,增加学校AED投放量,提升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的观点与“中国心肺复苏周”的宗旨不谋而合,让大家对“中国心肺复苏周”对推进我国院前急救体系建设,产生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美好的期待。
 
  启动仪式中,在领导专家心肺复苏动作的共同演示下,屏幕中的心脏恢复泵血,生命之源在手中逐渐凝聚汇合,凝结成强大的力量,至此“中国心肺复苏周”正式成立。
 
 
  健康从娃娃抓起,科技为生命接力。CPR技术的全生命周期普及和AED设备的正确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我国院外骤停生存率。同时,用科技为生命赋能与本届东方会“AI为生命赋能”的主题不谋而合,可见技术为健康服务是大势所趋。希望“中国心肺复苏周”的设立能够将生命与技术更好地结合,成为改善我国心源性猝死救治现状的重要契机,切实推动中国心血管健康事业发展,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朱婧



中国心肺复苏周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