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ESC会议上苏黎世的M.Hermann教授作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有关高血压研究方面的报告:维生素D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近年来有多项研究发现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心血管疾病...
作者:陈源源 发布于:2008-10-13
于器质性心脏病室速(VT)应植入ICD而不是消融的辩题,已经是年年辩的老辩题了,为什么还要年年辩呢?因为器质性VT的救治等于心脏性猝死(SCD)的救治,尤其在心衰患者。人...
作者:赵学 发布于:2008-10-13
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SPE)主办、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ZSPE)承办的第八次学术年会在风景秀丽的杭州举行。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山...
作者:王建安 发布于:2008-10-13
对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目前除药物治疗外,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和导管消融是该类患者的两个主要的选择。ICD预防猝死的作用近年来已经被许多临床试...
作者:夏云龙 发布于:2008-10-13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约占所有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1/3。人的一生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在25%左右,60岁后每增加10岁发病率就增加1倍。年龄越大,房颤的发病率越高,而且...
众所周知,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自主创新、科技立国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国家进步发展的强劲动力。中华医学会相关领导因此提出了加强青年医学工作者的学术水平培养的举措...
作者:姚焰 发布于:2008-10-13
1997年,法国Haissaguerre小组率先尝试采用局灶性消融的方法治疗阵发性房颤,从此房颤导管消融治疗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起来。近10年来,房颤导管消融技术不断完善、提高,房...
作者:马长生 发布于:2008-09-23
心房颤动(房颤)的研究在过去十五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无论是对其机制还是治疗方法的认识都日新月异。对房颤机制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动物模型或在...
作者:黄从新 发布于:2008-09-23
在刚刚结束的2008年ESC年会上公布的TRANSCEND试验(Telmisartan Randomized Assessment Study in ACE-Intolerant Subjec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研究结果表明,对...
作者:何奔沈玲红 发布于:2008-09-22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医学影像检查已经成为心脏病医生最重要的检测手段。2008年欧洲心脏协会(ESC)年会的主题是“心血管影像...
作者:陈步星 发布于:2008-09-22
专家视角丨高血压管理新篇:余静教授202..
心房颤动患者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磁共振..
ESC专访|郭豫涛教授解析mAFA扩展试验结..
波兰国家注册数据: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